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网球赛事首页 电影资讯 原创 小李子老马丁冲奥新作,206分钟的超长史诗大片,可惜是一出精致混乱流水帐

原创 小李子老马丁冲奥新作,206分钟的超长史诗大片,可惜是一出精致混乱流水帐

原标题:小李子老马丁冲奥新作,206分钟的超长史诗大片,可惜是一出精致混乱流水帐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在经历了一个半月的院线上映窗口期后,万众期待的大师力作《花月杀手》于12月5日上线苹果流媒体Apple TV 。

《花月杀手》改编自大卫·格兰2017年出版的同名非虚构书籍,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美国白人罪犯对奥色治族印第安人部落的蓄意谋杀和灭绝。奥色治族人在西进运动后受白人安排迁居到现俄克拉荷马州奥色治郡的原住民居住地,随后奥色治人因居住地发现石油而暴富。许多白人因此和奥色治人通婚,试图获得石油继承权。

表面和善正直的地方白人乡绅威廉·金·黑尔(罗伯特·德尼罗 饰)为此一边促成自己的外甥、一战老兵厄内斯特·伯克哈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和原住民女性莫莉·凯尔(莉莉·格莱斯顿 饰)结婚,一边酝酿暗杀计划,挨个杀死莫莉家人,夺取全部财产,厄内斯特也参与其中。

直到某次莫莉亲身前往华盛顿面见柯立芝总统陈情,联邦探员汤姆·怀特(杰西·普莱蒙 饰)来到当地调查,罪恶才被揭开……

作为由81岁的美国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第26部剧情长片,《花月杀手》立项七年,制片成本高达两亿美元,片长206分钟,又由“小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老罗”罗伯特·德尼罗中老两位奥斯卡影帝联袂主演,制作标准堪称奢华。

从各方面来看,《花月杀手》都是美国主流严肃电影中的顶格配置。影片上映后,同样不出意外地收获媒体如潮好评,跻身多个年度佳片榜单前十名,在《纽约时报》年度榜单上更是高居榜首。

作为当今竭力守护“电影传统形式及价值”的代表性人物,马丁·斯科塞斯又一次交出了一部反商业潮流的巨作。不出意外,该片也将成为角逐明年奥斯卡的种子选手。尽管,它在今年五月戛纳电影节的首度展映亮相中曾颇受微词。

到底是“浮躁”的普通观众对这类好莱坞古典主义大片不再受用,还是影片本身的可看性的确经不起审视?今天我们就来客观说道下,老马丁和小李子,这一次的执着和成败。

如此反商业逻辑的严肃大片,

为何老马要拍?

老马四年前公开批评当时占据市场主体地位的漫威大片不是“电影”(cinema)而更接近主题公园,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从电影从业者间的互呛到一般观众间的论战,一时间风起云涌。甚至“电影”一词都因此成梗。

不过抛开“电影”的边界划定不谈,老马在表述中所要守护的“电影价值”是相当明确的:电影需要用艺术化的形式传达美学、情感和精神上的启示,人的复杂性及其矛盾、悖谬的本质。这是一种满溢着情感力量的古典电影观。

由此可以看出,老马作为当代美国电影最重要的塑造者之一,虽然靠对古典好莱坞程式的反叛和革新成名,以至开宗立派,但如今面对愈发无脑化、快餐化、饭圈化的商业电影潮流,年老的斯科塞斯反而“守旧”起来,毅然成为电影艺术人文价值和品质红线的捍卫者——老马年轻时的进取和老后的“保守”并不矛盾,反而遵循着如一的逻辑,即对电影史伟大传统的热爱,和电影作为反映人性、情感的艺术形式的珍视。

虽然《基督最后的诱惑》《赌城风云》《飞行家》《华尔街之狼》等老马前作的片长同样不短,但直到超过200分钟的《爱尔兰人》和《花月杀手》在更加浮躁的最近几年接连问世,观众才意识到,老年斯科塞斯走向了以孤勇姿态对抗愈发快餐化的好莱坞,将严肃电影“巨片化”的创作道路。

为了对抗他所不齿的那种商业项目,老马转向拍摄耗资巨大、篇幅漫长的严肃电影,强调精美无缺的技术标准、厚重的历史质感、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关系、严肃沉重的人性主题,这条道路既融合了好莱坞古典叙事的精华经验,又深具批判性和情感性的艺术品光辉。

这种逻辑发展到极点,就是《爱尔兰人》《花月杀手》这类没几个导演有资格拍,也没几个导演能拉到投资的严肃巨片。这种电影的精良品质毋庸置疑,但从财务角度考量,完全是赔钱买卖。

这注定了此类巨片不可能是面向未来的作品,而更像老年马丁最后的“巨人之舞”。《花月杀手》的项目也是在被派拉蒙拒绝后才被苹果接手,如果不是赶上了流媒体扩张大战的烧钱阶段,财大气粗的苹果愿意不计回报资助大师拍片,只求博取平台名誉的绝佳风口,这类巨片也是绝无可能问世的。

可惜了,《花月杀手》的戏剧核心不够强

但此次《花月杀手》的水平,坦率地说,在老马精品如云的个人作品序列中,处于平均线以下行列。

影片在美国媒体上评价出色,一方面有对国宝级大师的敬佩和“加冕”因素,一方面也有对电影左派政治立场的褒扬。或许赞许、鼓励、珍惜这类今后难见的的严肃巨片创作实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花月杀手》的优点显而易见:影片在尊重、还原奥色治文化习俗方面成绩斐然;电影整体制作的精良程度已臻极点,无疑能代表好莱坞电影工业流程中各个技术部门的顶尖水准;影片对白人罪行进行历史反思的主题也足够强悍,这继承了斯科塞斯常年以来揭露美国社会残暴、虚无、贪婪阴暗性的批判一面。

但同时《花月杀手》在整体艺术效果和观赏性方面,确实略显冗长沉闷,总的说来滋味不足、缺少汁水。“长”并不一定等于“史诗”,观众中存在的不少负面印象和少数媒体差评都聚焦于此。

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过老马和编剧埃里克·罗斯(《阿甘正传》《本杰明·巴顿奇事》《沙丘》)大幅改编之后,电影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感关系刻画不明晰,导致戏剧核心远不够强大。

首先,不同于《爱尔兰人》跨越多年时间的“真史诗群像”,《花月杀手》只能算一部格局明显更小的“假群像,真单主角”电影。

影片的叙事时间跨度仅两三年,且大致集中在奥色治郡一地。影片第一版剧本是围绕联邦警探汤姆·怀特展开,但斯科塞斯和罗斯在和当年奥色治族人的后裔实际交流、接触之后,将故事核心转移到犯罪者厄内斯特身上,同时,厄内斯特和妻子莫莉间难以捉摸的关系,也由此被转移到电影中心——正是莫莉的后代告诉老马,“两人是相爱的”。

这种转移有一个明显优势,即许多媒体评价提到的,削弱了那种“白人探员精英拯救原住民”的白人中心主义外部视角,提升了原住民群体在叙事中的主体地位。

但新主角厄内斯特的形象塑造,以及其夫妻情感关系的刻画,本应是撑起全片复杂性和戏剧张力的精神核心,最终的成效却有失水准,没立起来。

道德模糊的厄内斯特被夹在妻子所属的原住民社群和白人世界之间,影片明示观众,他既真实地爱着妻子,又犯下买凶杀死妻子家人、族人的罪行,甚至在妻子的胰岛素中下毒。

对于厄内斯特这一关键的精神分裂,影片本应交出深刻且令人信服的角色剖析,从而同许多伟大的美国电影一样,揭露出美国精神中极其扭曲、悖谬、残酷的荒唐一面。

不能说老马没有这个意识,但最终呈现出来的角色剖面单薄、无力地让观众混乱。明面上看,舅舅的唆使和厄内斯特本人的贪欲肯定是他犯罪的合理诱因,但影片在他对舅舅的精神依赖和对金钱的病态渴望刻画上,都并不充分,难让人信服。

厄内斯特真爱妻子吗?为何爱她?他的童年经历具体如何?他原本的道德观念就如此淡薄吗?一战创伤对他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三个半小时看下来,观众的困惑还是太多了。

在几个关键节点的铺垫上,电影的表现也比较敷衍。

夫妻相爱过程的篇幅明显不足,不拍两人如何相爱,厄内斯特的情感世界如何立起来?“克服罪恶感给妻子下药”的关键转折中,电影仅用一场形式感较强的“所见阴影 现实”平行剪辑过渡,拍得是漂亮不假,但在帮观众增进对厄内斯特心理煎熬的理解方面,作用寥寥;最后翻供指认舅舅的转折,也是去戏剧化得厉害,又平又干。

这样一来,厄内斯特的道德模糊和其婚姻本质的暧昧不明,在电影中就难以导向某种更深刻的复杂性,而是一段段重点不清、模棱两可的流水账展示。老马称电影反复参考了古典好莱坞大师威廉·惠勒名作《女继承人》(1949)中恶男 善女的经典关系,但结果更像是一次牵强的失败临摹。

小李的表演同样难言成功。他原本的角色是联邦探员怀特,后执意要演反派男主厄内斯特。但他那只知道锁眉的呆板表演也被广泛吐槽为“地主家的傻儿子”,既无复杂性也无魅力。

按理来说,这种矛盾人物的精神世界要么相当丰富混乱,要么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谙道德,小李的表演,两者都差之甚远,就是一种单纯令人生厌的“又蠢又坏”。

其他两位主要角色,德尼罗饰演的舅舅坏得刻板脸谱,莫莉婚前还气场超然,婚后角色的光芒立刻大幅消退,后半段更是彻底沦为次要角色。

核心立不稳,各个角色都平庸的《花月杀手》,如何能跻身斯科塞斯的一流电影之列呢?

缺少决定性亮点,整体平淡

只有电影的核心足够坚实,整体的谋篇布局才能有的放矢、纲举目张。《花月杀手》的核心冲突不丰满,叙事自然就不免失魂落魄,沦为走过场式的流水账纪实了。

影片的人物众多,又有旁白辅助叙事,台词密集,看上去信息密度很大,但缺少《爱尔兰人》那种混杂着紧张、宿命、时间性的“命运网络”式宏大悲剧感。只有几处颇具灵知的设计,如猫头鹰的数次现身,老电影、老照片的出现,厄内斯特煎熬中的模糊视野,以及俯瞰族群舞蹈的俯视全景,能将观众短暂地牵到一个渺远神秘的所在。

老马想要用这样的“电影”来对抗好莱坞的“游乐园电影”,不能太四平八稳,需要更多的灵气。以往那种神采飞扬,强调运动张力的漂亮视听语言,这次好像为了配合题材的绝对严肃性,被完全刻意收敛起来,反增一种暮气。只有一两处幽默感闪现还能提起观众精神。

没有这些亮点,这么长的《花月杀手》虽然声势大,但实质内容真的和一季六到八集的限定剧没多大区别——好莱坞电影拍严肃题材难,但电视台付费频道或流媒体限定剧拍严肃题材的机会可不少。

老马还是坚持对电影的神圣情感不动摇,是一种悲壮的坚持,但这次的尝试,却没有显示出电影相对于限定剧的优势来。若以大师“集大成巨作”的标准来看《花月杀手》,至少它远没有媒体评分显示得那么好。

(文/阿拉纽特)